close

出發的前幾天,全台氣溫屢創新高,有點後悔這炙熱的農曆五月天,我們居然要去台東!

原本打算在池上的一天半,只租機車、腳踏車趴趴走,還好,真的還好,最後決定租車行動。大大推薦irent 24hr租車服務,目前租過車況都不錯,這次租用電動車,不須另負擔油費十分划算,在台北桃園更是常用隨租機車短程行動。

 

幸運的我們,來回都訂到乘車時間最短的普悠瑪,一早六點出頭的車,我們早早出門,一路上的好天氣,在火車上的我依然捨不得睡,宜花東的大山、大田與小村鎮,怎麼也看不膩。

 

10點就抵達台東車站,租車時間因為在訂到車票之前,沒抓準所以要等到12點才能取車,我們在車站吃吃喝喝逛逛,車站外好幾攤市區名產,吃了乖乖店員推薦的陳記麻糬,皮軟餡多跟花蓮曾記的Q皮有點不同,果然回程到車站,麻糬已經銷售一空。點了老東方青草茶,開始為這趟旅程的炙熱降溫。

 

12點取車後,先去回味卑南豬血湯、糯米腸,台東市區兩家,都吃過其中一家還滿喜歡,另一家普普,老公沿著導航來到我覺得普普的那一家,我以為是我筆記寫錯,只好硬著頭皮吃,老公評點:連鎖店大鼎豬血湯比較好喝、糯米腸無特色....。後來發現是老公google錯家,去買我覺得最好吃的金花軒卑南包子,一顆比拳頭大,皮Q筍丁脆肉鮮,老公評點:不夠鹹....。發現原本查的豬血湯在旁邊,決定再去喝一碗,湯頭味道好一點,但評比相同....。

 

就這樣在市區折騰了一陣,北上往鹿野開去的時候已經快要兩點,原本預計要吃的愛嬌姨茶餐廳中午休息時間到,只好留給下一趟,還好肚子也填得差不多了。一路邊開邊看,看到初鹿牧場的指標,愛喝牛奶的老公很有興趣,到了門口買票,全票200、小客車50,說實話滿貴,而且門票沒有任何折抵,園內賣的東西以為有比較好的優惠嗎?到市區發現,並沒有!可愛動物是有一些啦,但那量比不上動物園,走走看看兩小時以內就會結束,不懂為何單單門票收費如此高。接著往武陵綠色隧道去,沒有市集的時候,恩~~就是樹比較密集的綠色大道,不須特別造訪,倒是旁邊有一家美式咖啡店,人潮滿滿陸續有車開來,網路評價不差,一眼望去,沒有冷氣,我們也沒特別做到這家功課,就有機會再造訪囉。

 

繼續北上關山,預定買伴手禮花生酥和吃關山臭豆腐,永全花生酥是之前友人來台東必買的伴手禮,但是店內好像每次都沒人,也是滿妙,買了一兩盒給家人和辦公室同事嚐嚐,我不愛花生所以無法評斷好不好吃。到達關山臭豆腐,超過四點已關門,只好隔日回程再來。

 

最後來到第一晚的住宿點,莊稼熟了一館,是第一次造訪池上住的民宿,他在伯朗大道上方197縣道上,窗外就是大片的稻田,二訪覺得很懷念,住起來一樣乾淨,可惜的是,窗前矗立著刺眼明亮的LED路燈,晚上沒開燈房內一樣光亮。晚上到池上市區,把有名的便當吃了一輪,全美行家鄉口味偏鹹,最合口味的是有連鎖全台的悟饕飯包,老公評點:台北也吃的到....。

 

逛逛市區,街上人很多,已經不是我前兩次印象中的池上,民宿老闆說,隔天晚上會湧入更多人,為了後天大坡池光雕展而來。買了台東連鎖飲料店-叮哥,檸檬柳橙的柳橙是新鮮現切在面前現榨,檸檬是有誠意的玻璃瓶裝,一大杯45超划算,可以說是整趟台東之旅最超值的食物。回到民宿前方,走向農田向上仰望,刺眼的燈光下還有不少亮眼的星星,如果能關燈應該會是滿天星。一早出發很早就累了,回民宿早早梳洗睡覺了,沒有遮光的窗簾,定會早醒。

 

第二天一早,天亮時醒了一次,5點出頭的鬧鐘響,還是很想睡,老公說稻田裡已經有人騎車,立馬跳著醒來梳洗。走出民宿不到6點,本異想天開想用步行去拍照,剛好有家腳踏車店已經開張,決定租兩台腳踏車,這真是這早最好的決定,抵達伯朗大道拍照點,已有多組遊客,到達金城武樹,已經需要排隊,輪到我們拍照時,一位路人大哥說:少年ㄟ,有像喔,笑容有像。一句話讓老公又樂又爽一整天.....。先生,大哥只是隨口說說,好嗎?後來在金黃稻田前遇到一位熱心大姊,她一直幫遊客拍照,我們也請她幫忙,不只拍還有動作指導,她說是被女兒訓練的,真是可愛,還說她常來,推薦我們騎車的路線怎麼走。謝過大姊後,再到大觀亭天堂路晃晃拍拍照,回民宿用早餐,一樣的米饅頭餐,一樣的飽足,接著我們就開始了今天的排隊之旅。

 

大池豆皮豆包豆漿店,現煎豆包,可惜在我們前三位客人時就賣完,只吃到炒豆皮,一份65。黑糖豆花,現敖糖水+軟嫩豆花,不加冰,原汁原味,一份30。無糖豆漿,濃郁香醇,一份20。排隊時間將近一小時,連假真不是蓋的。

 

福原豆腐店,炸豆腐,內嫩外酥,一份50,是此趟最好吃的豆腐,吃起來還有濃豆香。排隊時間約20分,尚可接受。

 

吉本肉圓,雙醬肉圓,一顆40,醬汁滿有特色,肉圓皮有Q勁,餡料味道不錯。老公餓了,點了一份大肉燥飯,一份40,滿大一盒,肉燥味道不錯。

 

以上幾攤當地名店,我們都是買上車吹冷氣吃的,因為店內"都"沒有冷氣,真的佩服店家的人跟內用的人,這幾天真的不是開玩笑的熱熱熱!!!排完幾家店也吃了不少東西,去多利米故事館逛逛買包池上米,看到別人買也抓了柚子皮乾、檸檬圓片,柚子皮酸甜酸甜,偶爾咬咬滿好吃。

 

排行程時,原本想從台11(海線)回程,但從台9(山線)上方接過去的是在花蓮富里的台23,看網路上的分享,這段路很不好走,所以後來決定第二天先回台東,第三天才走海線。

 

路上去了前一天的遺珠,關山臭豆腐,誇張的人潮,等了一小時吧!前一組人買了12份外帶,店員後來極力勸退排我們後方的人,因為這時豆腐已經所剩不多,我們買到倒數幾份,乾癟的臭豆腐,一小搓紅薑絲,完全沒有賣相,小份50,感覺只有三塊豆腐的份量,記得以前不難吃,這次真的是滿難入口,不知道是不是連假人太多的關係,老公評點:台北巷子口的七里香臭豆腐比較好吃....。

 

回到台東市區check-in,這次入住台東公教會館,公務人員憑證有優惠,連假一晚1700很可以,離夜市、鐵花村走路即可到達,附近機能很不錯,洗澡的水很大很舒服,如果一直往外跑,回住宿點只是睡覺的話滿推薦,放好行李就準備繼續吃吃吃的行程。

 

因為走到夜市口覺得熱,在津芳冰城點了一碗水果冰,當季新鮮水果搭上微甜的清冰,很是消暑,各式冰品都一份35,超便宜,但店內真的有google評價上的酸酸味。

 

夜市內第一站,烤肉/鹹豬肉刈包,一份45,不到一個拳頭大,口味偏鹹。特別的是喜來登飯店居然位在夜市內,這住宿起來的感覺一定很妙。

第二站林家臭豆腐,又是個排隊遊戲,等了30分鐘,醬汁味道不錯,小份60,如果不用排隊可能會吃,但要排30分鐘就不會考慮了。

第三站寶桑豆花,之前是吃寶桑湯圓,記得普普通通,這次試另一家豆花,豆花本身很不錯香濃綿細,但配料就比較弱了,下次吃純豆花就行。

第四站是日船章魚燒,各大夜市都有,老公很愛,品質也都不錯滿好吃的。

 

因為天氣滿熱的,我們也不太餓了,就去鐵花村走走,以前的鐵花村就是小小一區,現在擴大到一個大園區的感覺,像是台東版的華山。最後去之前吃過的七里香滷味,買點熱滷回住宿當消夜,雖然是滷味店,最有名的卻是煎包,第一次到訪也是為了煎包而來,一個比拳頭大的煎包,一顆25,高麗菜滿甜,滷味跟煎包口味都算甜,比較不是我的口味,喜歡有點甜味的人應該很愛,值得一提的是,點單小姐聊天很厲害,還會阻止客人一人點兩顆,說會吃不完,可說是鎮店之寶。

 

第三天睡得滿晚,大約八點才下樓吃早餐,餐點可以吃飽但種類選擇很少。整理好行李,接著就往海線北上,沿路有不少風景區可以看海。

加路蘭海岸,有不少的裝置藝術可以拍照,天涼可以玩耍一陣子,這天萬里無雲大太陽,遠方可以眺望綠島,就知道紫外線係數有多高,我們匆匆拍照就躲上車了。

富山護魚區,我們沒下去,滿熱門的塞了一段。水往上流,遊覽車必下景點,老公沒看過所以停車看了一下,我也第一次去了解形成的原因為何。

金樽遊憩區,來不及停車,放棄。

東河包子,去了兩三次,我第一次排了20分鐘的隊,各種口味買了一個,排出我們建議品嘗的順序:菜包(25)、肉包(22)、筍包(25)、酸菜包(25)、芋頭包(32),口味由淡到重,最後來個甜點,還行,味道一樣偏重。

最後抵達我們的目的地-三仙台,海的顏色藍藍綠綠的,看起來療癒,當天差不多是中午時段,還是很多人過橋,我們在石頭蔭下坐了一會兒,就匆匆上車回程。

到了海邊覺得應該品嘗海鮮,google了成功一間滿有人氣的新發海產店(宋媽媽)但門口排了不少人,我們有點時間壓力,只好放棄。而且在來的路上看到一間路邊的野生龍蝦,門口不少車,老公很有興趣,到的時候看網路寫營業時間只到2點,那時已經1點55分,我們硬著頭皮進去雲海餐廳,沒想到還是有接待我們,選了一隻小龍蝦、一盤海瓜子、一盤青菜,龍蝦有新鮮、海瓜子下飯、青菜很大一盤,整體說來還不錯,但龍蝦比起花蓮海邊的貴了一點,老公說下次去花蓮還要去吃。

 

這趟下來發現台東物價滿高,口味偏重,花蓮相對而言比較好,下次來到台東應該要很多年以後了吧~~

 

回到台東市區,買了當地人好像會去吃的東池飯包帶上車吃,配菜超鹹很不行。想著還沒吃到有名的米苔目,老公找了間平價滿高的"阿咪米苔目",我之前吃過榕樹下,其實沒有太大記憶點,這次的阿咪,湯頭很棒耶,而且都是在地人去吃,沒有滿滿的人潮,品質很棒。可能太好吃了,老公的帽子就遺忘在店裡了,在車站提醒路人帽子掉的時候才發現,還好打電話去,老闆滿熱情的說可以幫忙寄回來,這家是老公這趟旅程覺得最好吃的店,不然一路讓他都沒吃到好吃的,胃很不滿足,哈哈。

第一次造訪池上是友人給自己任職6周年的旅行(20130612-0615),我插花當跟屁蟲。那次池上、關山、鹿野+台東,讓我喜歡上池上那黃澄澄的稻海。那是金城武樹還未命名的那一年。

第二次再訪池上(20150321-0323),是自己一個人的旅行,是個美好的回憶,沒有目的地騎著腳踏車漫遊,沒有時間壓力,那是個池上的淡季,每個地點想待多久就待多久,

 

多年後,一樣的端午節,一樣的池上,卻好像有那麼點不一樣,那麼多的擁擠人潮、那麼炙熱的氣溫,找不回以往舒服、閒適與寧靜。伯朗大道的外圍多了好幾幢新房子,招攬租車的攤子也多了好多,期待夜晚在無光害的田埂抬頭看星星,被更換成LED的刺耀光線給破壞了。人多了、建設多了,池上的樣子也改變了。

 

或許五年十年後我會想再訪,看看池上是不是又是另一個樣子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莓果 的頭像
    莓果

    莓果(MeiGo)說寫生活

    莓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